close

  在這之前,我用過奇摩部落格、無名小站,還有兩天前開始用,因為不太方便也不太習慣,隨即要被我拋下的 Blogger。

  相較於臉書來說,我是個很懶得寫,也很沒有耐性寫部落格的人,因為臉書或推特可以讓你只為了一時的心情發文,但寫部落格就像要宣布什麼事情一樣,如果太過簡單,就會有種浪費版面的感覺。

 

【日記】

 

  目前為止,大概嘗試寫日記過......少說也有八次吧?

  最短的不外乎只寫了一天就斷流,原因是本子亂丟變遺失,前一週準備日本旅遊,正在書桌東翻西翻時再次現身。那是大概是我認為寫過最好的一篇日記,不過內容有些哀愁,後來跟著我去日本,帶了幾個紀念章印回來。

  我真的不是個能夠長久寫日記的人啊,有一部份原因可說是因為 FB 的方便,甚至相對於日記這種私人的世界,我覺得我在 FB 上面還能更加放肆的寫心情(別擔心,我不罵髒話的),至於為什麼會這樣,個人認為,是「日記」對我來說不能當做訴說的對象(有些人的每篇日記開頭都會有『Dear Diary:』,但我覺得這樣有點怪像寫信的),不像學校週記,寫了老師會看會回應,所以可以跟老師對話,於是,日記裡只有自己的聲音,寫久了也沒什麼新鮮感,就算我嘗試在日記裡貼照片、一些當天有趣事情的剪報也是一樣。也因為日記中沒有可以訴說的對象,很多我想寫的心事在翻開空白日記頁之後,也跟著空白了,而我會認為最好的那篇日記的原因,正是因為我確實寫下了當下的心情。

 

  類似於日記的東西,就是學校週記──我跟班導的小對話框。

  因為我相信在這幾頁紙上的故事,除了經過允許的同學之外,只有我跟導師了解,於是我能在這裡放心說出一些連跟爸媽都沒說出口的事,包括第一次出櫃。

  寫過持續時間最久的日記是 37 天,我連寫日記時遇上的事情都會寫進週記,而這 37 天的日記反而像是流水帳,只是記錄那天發生了什麼,連回顧時都無法感受到當下的心情。

  相較之下,雖然週記是一兩週一次,敘事會比較簡略,我卻能從中看見自己的情緒發展,而且寫週記最大的樂趣,不是在於自己寫了多少,而是等待老師批改完在空白處的回應,這也是寫日記無法擁有的動力,因為日記是私人的,沒有辦法說今天寫完要交給誰看,然後會得到什麼回應,同時,FB 的也在此取代了日記於我的功能。

 

【相片】

 

  以前,我喜歡掌鏡,喜歡拍照,但是現在我可以說「我熱愛攝影」了。

 

  跌入攝影坑的淵源,要從高中的新生訓練開始說起。那時的新生訓練共有三天,其中一天的一段時間是各個社團的宣傳,表演、影片或是社幹上台親自介紹,也有沒參加的社團,只要看新生訓練手冊便能一覽無遺。雄中社團因為創設容易,因此數量極多,有 58 個(持續增加中),那時坐在舞台下,看著落落長的社團列表,先是看到「日語研究社」,卻擔心這可能是個熱門社團,會有選不上的風險(選不上就會電腦排定,通常從人數最少的體適能社、國術社排起),這時下一個社團的招生影片即將播放,主持人才講出「攝影社」三個字,便有如醍醐罐頂一般,得到明瞭的答案,回家之後還到攝影社粉專上去找出招生影片,重看了好幾遍,不過這是個...不熱門社團,所以填了必進ˊˇˋ

  有個攝影師說過:「你的前一萬張照片都是不能看的。」這句話實在中肯到家,我現在(升高三)回頭去看以前(高一進攝影社)拍的照片,手上的相機沒有換過,但照片看起來差異很大,但有人喜歡那不能看的一萬張,說是一個攝影師最質樸的時候(這是戀童癖的類義詞嗎 XD),然而我的攝影路才走過快兩個年頭,雖然快門數已破四萬,勉強也還離質樸不遠吧,起碼我還是我啊。

  有人把拍照作為一種日記的方式,對我來看,我比較傾向於「記錄」這個說詞,雖然沒有說日記是一天一張照片這種拮据的設定,但是比起日記要天天存在,記錄可以更隨性。

  除了數位之外,我還很喜歡菲林。菲林是香港的說法,台灣普遍稱作底片、軟片或膠卷,雖然香港的說法是英文音譯,總是比台灣的美一點。愛上菲林的故事,就要從第一卷底片開始。

  我們攝影社的社辦不同於其他社,一間教室被分成幾塊給幾個社團,而是為了沖片需求拿到的獨立空間(還有免費冷氣吹 XD),從以前就有學長在社辦沖黑白底片,而這些事情也會一屆一屆流傳。知道之後,我上網查了一些菲林機種,像是 NIKON 大 F、FM2、F3、LEICA M6 諸如此類的,詢問社師之下,社師同意借我機子試玩,於是我自己先去買了幾卷便宜的底片。找一個週末到橋頭糖廠去拍,一個下午拍掉一卷,送到住家附近的沖印行去,而等待沖洗的期間最令人興奮,這也是玩菲林不同於數位的樂趣之一;此外,菲林沒有基準的顏色,同一卷底片在不同店家沖洗出來的色彩效果也各有差異,就是因為這種特別的色彩,才使我對菲林一見鍾情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記事 攝影 照片 心情
    全站熱搜

    倪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